马尾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根据有关规定要求,经马尾区政府审议,决定将董乙文、檀俊灶、江欣3人列为马尾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铁画、坤兴鱼丸制作技艺、琅岐红蟳八宝饭制作技艺、钩针编织艺术4项列为马尾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来,马尾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在明确保障机制、严格依法保护、创新管理模式、创建和宣传品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区共有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24项区级非遗项目以及3位市级非遗传承人,4位区级非遗传承人。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马尾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项目名称:马尾剪纸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传承人:董乙文
项目名称:米燕制作技艺(琅岐传世)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传承人:江欣
项目名称:船政版画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传承人:檀俊灶
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琅岐红蟳八宝饭制作技艺
琅岐八宝红蟳饭是一道福建的特色传统名点,系福州市传统佳肴,属于闽菜系-福州菜。以琅岐红蟳(青蟹)为主,附于鸭肉肫等八种原料与糯米一起蒸熟而得名。它具有治疗营养不良、调理、健脾开胃、调理、清热去火调理的功效。这道味口味咸鲜味,软、糯、香、醇,独具风味。主要用料是糯米和红膏青蟹。
坤兴鱼丸制作技艺
坤兴鱼丸制作技艺,源自福州闽江口附近一带的渔民人家,至今已有超过三代的传承历史。坤兴鱼丸传承人林春宝先生,凝聚了数代传承工艺的精华,精选新鲜肥美的鱼肉打浆做鱼丸皮,利用传统做法以猪肉为馅,制成高蛋白、高营养、鱼味浓郁、弹鲜脆爽的鱼丸。
铁画
铁画源于宋朝,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铁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汤鹏所创作的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钩针编结艺术
钩针编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一些历史资料表明,钩针编织技术最初出现在亚欧大陆。然而,这一工艺的确切起源时间和地点仍存在争议。早期的钩针编织主要用于制作简单的实用物品,如毛线袜、地毯和壁挂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钩针编织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民间手工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