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区内新旧动能转换期的影响,马尾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全年GDP增长8%,增速呈逐季下滑态势,为近三年低点。但经济运行中也呈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亮点。
2018年全区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建筑业增加值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2项指标增速排名位居全市前3名。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建筑业增加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3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如表1)
表1. 2018年马尾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8年完成情况 |
增速与全市平均水平比(百分点) |
全市增长(%) |
增速在全市排名 |
|
总量 |
增长(%) |
|||||
1.地区生产总值 |
亿 元 |
537.0 |
8.0 |
-0.6 |
8.6 |
9 |
2.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 元 |
4.4 |
3.8 |
-0.5 |
4.3 |
9 |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 元 |
- |
8.9 |
-0.1 |
9.0 |
4 |
4.建筑业增加值 |
亿 元 |
34.3 |
8.2 |
1.2 |
7.0 |
1 |
5.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 元 |
220.9 |
6.5 |
-2.7 |
9.2 |
12 |
6.固定资产投资 |
亿 元 |
307.4 |
- |
- |
11.7 |
|
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
亿 元 |
62.8 |
48.1 |
23.1 |
25.0 |
3 |
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亿 元 |
199.3 |
11.4 |
0.1 |
11.3 |
10 |
9.财政收入 |
亿 元 |
35.8 |
2.0 |
-6.7 |
8.7 |
10 |
10.地方财政收入 |
亿 元 |
24.0 |
0.4 |
-6.9 |
7.3 |
11 |
11.出口总值(1-11月) |
亿 元 |
175.7 |
0.8 |
-10.4 |
11.2 |
12 |
12.实际利用外资 |
亿 元 |
4.1 |
- |
|
|
|
注: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今年起仅反馈增速,不反馈总量。
2.实际利用外资自2017年7月起改为人民币口径,本年不反馈增速和排名。
3.固定资产投资本年不反馈总量与增速,表中数据为上报数。
一、结构“优”,产需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2018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0.8:58.1:41.1,与2017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投资结构更加合理。2018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7.43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2.8亿元,增长48.1%。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提升。2018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5.91亿元,增长21%,占全部投资额的11.7%,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道路交通、水系治理、绿化提升多管齐下,城乡配套更加完善,城区环境更加宜居。二是先进制造业投资快速攀升。2018年先进制造业投资以物联网产业投资为主导,覆盖海工配套装备、聚合物固体片式电容器等高端领域,共实现投资30.88亿元,增长34.7%,占全部投资额的10%,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品零售总额199.29亿元,增长11.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48.36亿元,增长14.2%。整体消费结构呈现不断升级的特征:一是出行相关消费增长较快。汽车与石油类消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6亿元,增长22.4%。二是健康与日用消费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5.47亿元,增长38.7%;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合计实现零售额14.81亿元,增长9.6%。三是非必需品消费销售良好。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烟酒类和服装鞋帽类合计实现零售额2.44亿元,增长23.4%。
出口结构趋向提升。虽然受贸易摩擦和重点企业经营调整因素影响,1-11月实现出口总额175.67亿元,微增0.8%,全年出口低迷,但高新技术企业1-11月累计实现出口10.27亿元,增长29.3%,显示高新产品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动能“新”,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制造业新产业崛起。2018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2.47亿元,增长13.1%(现价,下同)。一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2018年60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408.86亿元,增长13.4%,比去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高达50.3%。二是高技术产业动力充足。34家高技术产业企业全年共实现产值279.31亿元,增长17.1%,比去年提高11.1个百分点,保持较高景气度,尤其是以飞毛腿为首的电池行业前景良好。三是高端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锂离子电池、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量分别实现13.4%、18.1%和10.3%的增长。
服务业新动能积聚。2018年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9.45亿元,增长17.3%,实现营业利润14.9亿元,增长110.2%,其中,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增长18.6%,实现营业利润11.6亿,增长130.3%,分别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1.3个百分点和20.1个百分点。
物联网产业链兴旺。2018年62家规模以上物联网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38.03亿元,增长17.2%。其中32家物联网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8.44亿元,增长18.5%;28家物联网软件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16亿元,增长27.5%。物联网企业逐渐聚集,产业链条日趋完善。
三、环境“好”,运行环境稳中向好
财政收入缓步增长。2018年我区积极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留抵退税超亿元,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土地增值税大幅减收,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5.83亿元,增长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03亿元,增长0.4%。
利用外资“二退三进”。2018年全区实现实际利用外资4.05亿元,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32.8%。近几年我区推动“退二进三”,不断深化基金小镇和自贸区建设,招商项目也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服务业项目为主,制造业项目较少,因服务业项目到资率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但合同利用外资增速仍保持高位。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04.89亿元,增长4.6%,其中住户存款364.13亿元,增长12.4%,居民财富不断增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07.22亿元,增长6.2%。其中住户消费贷款285.87亿元,增长8.7%,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中长期消费贷款占住户消费贷款接近90%;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168.35亿元,增长15.7%,反映企业较强的投资再生产意愿。
四、民生“惠”,发展成果惠及大众
居民收入不断增长。2018年马尾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33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48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69元,增长8.7%。三项收入逐年增加,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5亿元,增长7.3%,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和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支出合计达到21.42亿元,增长70.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6.7%,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有力。
2018年已经过去,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区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施策,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