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强:永不磨灭的海军精神
日期:2016-10-23 09:28
政策文件:

    “我们是船政培养的海军,都曾是一个时代的精英,船政精神就是海军精神,海军精神永不磨灭。”——刘伯强(1947级福建省立林森高级商船职业学校学子)

  与刘伯强相约,是在明媚的午后。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与桌面玻璃下的那个英俊少年相比似乎有了些岁月感。他与我们聊成长、学习、战斗,以及仍心怀惦念的船政文化。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海军,他说,船政精神便是海军精神,无论经过多少年,精神都永不磨灭。

  穷孩子的“海军梦”

  1930年,刘伯强出生在福州郊区凤港的一个小村庄,4岁时父亲早逝,6岁时母亲的离去,让他成了伶仃孤苦的孤儿。1938年,日寇入侵,家乡沦陷,刘伯强流落他乡。他辗转逃难到三明难童教养院,教养院的生活成了他最不愿提起的童年记忆,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教养院里连最起码的医疗条件都供应不上,因此很多孩子患疟疾、长疥疮。刘伯强在这里小学毕业后,考入了光复中学,他说,许是穷人的孩子懂事早,自己一直都格外珍惜读书的机会,所以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

  1947年,刘伯强顺利考入福建省立林森高级商船职业学校。船政学堂最初分设前后学堂,之后又增设艺圃。艺圃后来更名为海军艺术学校,1935年2月停办,后来改为私立勤工学校,之后又改名为商船学校,抗战胜利后迁回马尾,更名为福建省立林森高级商船职业学校。

  那一年,学校招收航海、轮机、造船专业,刘伯强是第五届轮机专业的学生。17岁的刘伯强第一次背着行囊从福州来到马尾,那时的小渔港早就没有了船政时期的“热闹”,甚至还带着更多的萧条。春天的寒意没让少年行色匆匆,他站在福建省立林森高级商船职业学校门前不住地打量,偶尔有年长一些的学生走出校门,用余光瞥一眼这个俊俏的少年。刘伯强有着一个小小的“海军梦”,他提一提行囊跨步走进,而与船政结缘的这一步他一直走了快70年。

  刘老与我们回忆起求学时光,宛若17岁的青葱少年。“学校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但因为条件不足,更多时候‘实践’只是观摩,我一直到毕业后才有机会真正实践。我们的教员基本是船政毕业的学生,都非常优秀。”

  从船政学子到新中国第一代海军

  1949年,刘伯强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从高航毕业。“毕业那年,我刚好赶上华东海军到福建招兵,同年毕业的许多同学纷纷报考。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的口号是建设中国海军,就这样,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海军。”

  新中国刚结束内战,但福建沿海仍会受到国民党海军和空军的海陆突袭。1954年,为了保卫福建,刘伯强随海军一中队进驻莆田平海湾,时任一号艇轮机长。同年2月,刘伯强所在的中队经过三个多小时战斗,给对方以沉重打击,这是海军入闽后的第一场胜仗,战斗结束返回莆田平海湾时,老百姓欢欣鼓舞,锣鼓喧天。

  解放初期,福建沿海尚未开设港口和机场,因此国家全力规划推进海、空军部署,其中特别加强福州、厦门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刘伯强回忆道:“解放初期,福建工业滞后,还不能生产水泥和钢材,机场建设的材料都有赖从上海、广州采购后海运至福建。为了保证海运的安全,我参加了海军护卫舰部队。”海军护卫舰部队成立不久,国民党部队获得情况,组织了海军和空军频繁侦查和空袭,“那时我们要保持高度警备状态,随时要投入到战斗中,几乎每个夜晚都要出海伴随闽海运输船执行护航任务。

  1954年9月,一场反空袭战在福建东山上空打响。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刘伯强击中、击落对方飞机各一架,这场战争中有12名战友牺牲,7名负伤,刘伯强的右大腿也负了伤。1950年到1965年,刘伯强共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7次,四等功1次。

  退休后,刘伯强多次参加了校友会的活动,也几乎每年都来到马尾。曾经的战场对手成了共同祭奠船政先烈的朋友,他与台湾的海军将军们在烈士墓前鞠躬、祭献花圈,船政文化成为了两岸关系最好的“解铃人”。刘伯强对此有他的理解,“我们是船政培养的海军,都曾是一个时代的精英,船政精神就是海军精神,海军精神永不磨灭。”


来源:马尾区人民政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