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解读
日期:2015-08-05 11:16
政策文件:

  昨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总体规划》指出,我市的定位为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国务院要求,《总体规划》要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根据《总体规划》,福州市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面积47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为重点进行建设用地布局的范围,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为1447平方公里。

  批复指出,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更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479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78平方公里以内;要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要加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建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形成合理城市空间结构;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发展绿色建筑;要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要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加强对滨海地区、生态景观廊道和水系的规划控制,建设节水型城市。

  批复中也特别指出,要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重点保护好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华林寺大殿、昙石山遗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周围环境。

  加强绿化工作也是此次批复中强调的,要保护好屏山、乌山等自然山体及闽江、乌龙江等水体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对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控制和引导,突出山、水、绿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及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的风貌特色。

  规划期限等明确规定

  在总体规划成果中,记者看到,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近期2011~ 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市域总人口规划2015年800万人,2020年89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规划2015年552万人,2020年668万人;城镇化水平规划2015年为69%,2020年为75%。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目标要将中心城区建设为区域中心城市,在此之外形成1个综合试验区,2个大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23个中等城市一般城市、45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小城镇中心镇和25个一般镇。

  空间发展策略明确

  在市域空间结构上,呈“一区两翼、双轴多极”,“一区”指中心发展区,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两翼”指北翼发展区和南翼发展区,“南翼发展区”即福清和平潭,由福清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新城(镇)以及平潭岛组成;“北翼发展区”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县城组成。

  “双轴”指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长乐国际机场、滨海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使之快速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中心城区为起点,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可拓展至甘蔗、闽清等地区,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区域,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是推动山海地区联动发展的重要轴线。

  “多极”指其他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

  按照规划,空间发展策略为“一核心、两新城、三组团、三轴线”。“一核心”包括鼓楼、台江、晋安区;“两新城”包括南台岛、马尾新城;“三组团”包括荆溪组团、上街南屿南通组团、青口组团;“三轴线”包括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三条轴线。

  九大产业基地包括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马尾—长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基地、海西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长乐空港动漫和IT产业基地、长乐汽配纺织产业基地、松下港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福清光电等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

  构建“两环十射”快速通道

  为形成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在既有环路基础上,加强鼓台核心区与外围地区联系的放射线建设,强化“鼓台-仓山-三江口”快速机动交通走廊,构建“两环十射”进出城快速通道。逐步完善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城市路网,形成功能明确、等级清晰、级配合理的路网结构。由京台、沈海、沈海复线三条高速公路围合成半环路,截留过境交通。

  三环快速路作为城市快速交通的骨架,与二环快速路通过放射性快速路通道相连。依托化工路、国货东路、福泉连接线、福峡路、南台大道(螺洲大桥)、福湾路、金山大道、甘洪路、铜盘路及龙头路等十条道路构建放射性骨干通道衔接二、三环。

  此外,规划建设三环三江口段及二环、三环连接线,增加跨越闽江的快速通道。规划前横路南跨闽江;增加南屿、南通与南台岛的联系通道;马尾港口路向东跨闽江,加强马尾新城与长乐城区的联系通道;扩建洪山桥、金山大桥、洪塘大桥、琅岐大桥等跨江桥梁。

  规划福泉连接线向东南跨越闽江(乌龙江),实现中心城区与长乐城区的快速联系通道。规划马尾港口路跨闽江与长乐主干路网衔接,同时S203青口至长乐段调整为城市主干路,与福峡路衔接。

  全面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此次总规也特别提出,保护“一城六镇(村)、一江贯穿、百河润邑、群翠绕城”的名城空间格局。“一城”指历史城区,由古城区和滨江地区(台江片区、仓前山片区)组成;“六镇(村)”指外围闽安、林浦、螺洲、阳岐、南屿、青口六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马尾、洪塘、福建协和大学、鼓岭、南公园等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一江贯穿”指闽江历史文化廊道;“百河润邑”指与名城格局相关的内河水系;“群翠绕城”指环绕名城的“左旗右鼓、南五虎、北莲花”自然生态景观界面以及楔入城市中心的绿化生态空间。

  划定的历史城区包括古城区和滨江地区(含台江、仓前城区)两部分,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古城区的范围东起公正河—五四河—琼东河,西起白马河—西湖—大梦山,南起东西河,北至左海—福飞路—北二环路,面积7.5平方公里;台江范围东起广达路,西起白马路、茶亭河,北至洋头口(含茶亭街在内),南至闽江,面积1.07平方公里;仓前范围东起六一路,西起三县洲立交桥,北起闽江,南至福州体育场(即跑马场),控制面积1.53平方公里。从整体上保护历史城区“一路串两厢”的用地形态和“三山鼎立、二塔对峙、样楼独秀、一线贯串、内水萦绕、襟江带湖”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

  重点保护的19处历史地段,包括3处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8处历史文化风貌区(烟台山、屏山、乌山、于山、冶山、西湖、马尾、洪塘)、8处历史建筑群(福建协和大学、苍霞及大桥头台江汛、马厂街、公园路及跑马场、禅臣花园、泛船浦、鼓岭、南公园,按要求进行保护与控制)。

  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绿化体系

  近年来,我市加快建设“绿城、花城、水城”,此次总体规划也将建立生态资源友好的生态结构,完善“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增加园林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城市湿地资源,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绿化特色,展现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风貌作为规划目标。

  其中,绿地系统结构按“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理念,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的绿化体系,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点-线-面”结合的系统。

  “一环八楔”指中心城区周边青山为屏障,构成中心城区外围的绿色生态环。八楔是从周边的绿色生态环沿金牛山、莲花山、金鸡山、鼓山、清凉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等山体延伸的八条绿化廊道渗透入中心城区内部作为绿带。

  “两带一网”指以闽江、乌龙江两岸滨江绿带形成贯穿中心城区的两条重要绿化廊道,结合城区内丰富的河网水系,形成沿白马河、晋安河、凤坂河、光明港、大樟溪等滨水绿化网络。

  “十一山多园”指中心城区内的乌山、于山、屏山、高盖山、金鸡山等城市主要山体公园,与西湖公园、温泉公园、金山公园等综合性公园共同构成三十二座城市公园绿地主体,形成山园相连格局。

来源:福州日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